近日在北京车展上,激光雷达头部厂商都展出了其最新产品,高性能、轻薄化、性价比成关键词。不少业内人士表示,随着整车智能化进程的加快,尤其是激光雷达价格快速下降,2024年激光雷达将迎来市场渗透率的大爆发。
“中国市场足够大,变化也足够快。我们每一个产品为了适应中国市场的要求,必然要提供一个极具竞争力的价格,当然针对不同的客户,价格本身也会有差异。”禾赛科技某产品专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。
芯片化带动价格不断下探
从卷性能到卷成本,激光雷达市场正在迎来一场大变局。
4月15日,速腾聚创发布了薄中长距激光雷达MX,将以低于200美元的价格为基础实现第一个项目量产。
4月19日,禾赛科技正式发布基于其第四代芯片架构的超广角远距激光雷达ATX,强调极致性能与极致成本,主要面向L2+智能驾驶。
“我们认可芯片化是降本最关键的突破点。MX就是我们研发在激光雷达芯片化发展道路上的集大成之作,也是我们产品在平台化基础上迭代的再一次突破,同时价格上也击穿行业底线。”速腾聚创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。
速腾聚创上述负责人介绍,其在研发上采用了三部曲的芯片化策略:先推进扫描芯片化,再进行数据处理集成化,同时对收发模块保持强投入,推动产品不断的平台化迭代。
此外,激光雷达虽逐步开始量产,但是产品还没到终极形态,依然在快速进化,客户需求也在不断变化,需要用最小的变更实现最大的性价比提升,尽量减少对使用者与供应链的冲击。为此就必须实现产品“平台化”。
值得一提的是,速腾聚创首次在MX上推出了量产SoC芯片——M-Core,将整个后端电路单元功能,包括FPGA,MCU,DDR,扫描驱动ADC,DAC等集成到17mm×17mm封装大小的一颗芯片里面实现。电路板面积优化了50%,这也是MX极致尺寸的一个核心支撑点,也使功耗降低了40%,成本降低50%。
禾赛科技的新品ATX,则是沿用了其AT系列「芯片化收发+一维扫描」的成熟架构,并通过进一步提升收发模块集成度和大幅简化的核心光学扫描结构,与AT128相比,ATX整机体积缩小60%,重量减轻一半至500g,外露最小视窗高度仅25mm,同时将整机功耗降低55%至8W。
智能化、性价比助推渗透率
随着城市NOA开城速度加快,以及L3级以上的高阶自动驾驶技术落地,激光雷达的搭载量或将高速增长。
《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》预测,2024年,激光雷达的上车量将突破97.59万辆,2025年将突破175万辆。并且其预计在2024年,激光雷达在15万元以上新能源车型的搭载率将达到16.04%,意味激光雷达在15万元以上新能源汽车市场将“跨越鸿沟”,进入快速增长的全新周期。
记者从禾赛科技获悉,其产品ATX已获得多个量产定点,分别来自国内龙头车企、头部新能源车企、领先新势力、主流欧美合资车企等多家主机厂,预计将于2025年Q1开始大规模量产。
前述速腾聚创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,其将持续优化生产流程,并提高良率,在上游供应链的支持推动下,尽快将价格锁定到千元级别。最终,通过规模化的应用,预计可以将价格进一步击穿“地板价”。目标是20万以上的车型都可以拥有标配的带激光雷达的自动驾驶功能,15万的车型可以拥有带激光雷达的 “高阶自动驾驶功能选择权”。
截至今年一季度,速腾聚创累计总销量突破460,000台,其中车载激光雷达累计总销量超400,000台。其中2024年Q1,激光雷达销量达120,400台,其中车载激光雷达为116,200台。在客户端,其已取得22家车企及Tier 1的65款车型定点订单,并助力其中12名客户实现25款车型的大规模量产落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