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苏滨海:“强村富民”产业跑出乡村振兴“加速度”

时间:2024-08-26 15:38:33      来源:新华网      阅读量:7786   

“感谢家人们来到我们的助农直播间,现在给大家介绍的是我们本地的首乌醋,它口感清爽、配料干净……”近日,在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东坎街道会农村的助农直播间里热闹非凡,村干部们和消费者热情互动,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径。

近年来,滨海县紧紧抓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这个“牛鼻子”,推动各村千方百计拓展增收渠道,“富了群众,火了集体”,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、行之有效的实践做法,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工作路径更清晰、成效更彰显。

抱团发展,让产业飞向“云端”

鲜为人知的土特产,“触网”走出乡村;村干部当上主播,带火“网红”农货。今年以来,滨海县大力探索“轻资产”“低风险”增收途径,全面发展村级集体电商,依托“滨鲜四海”区域公用品牌,搭建县级统一购销平台,打造300个村集体电商矩阵,常态化开展电商销售,各种特色农副产品从“田间”来到网络。春夏时节,梨花飘香,村级电商的发展让滨海梨花语景区“大放光彩”,在举办的短视频创作大赛中,村级媒体账号矩阵发布视频总量704条,视频总浏览量达300万次。

“刚开始直播也‘怕丑’,但直播的次数多了,再加上县里经常组织培训和学习,现在出镜已经能够收放自如了。”滨海县界牌镇陆集社区党总支书记、居委会主任陆海面对镜头娓娓道来。

村集体经济发展必须由“输血式”向“造血式”转变、由“单打独斗”向“抱团发展”转变、由“就事论事”向“系统工程”转变,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农民致富、集体增收。

特色产业,让乡村日益“焕新”

一个村发展面貌的改观,很多时候就是村级带头人“吃螃蟹”吃出来的。八巨镇前案村党总支书记朱洪辉原来在外经商,2010年回村任职后,他敏锐地察觉到乡村绿色发展的前景,“点绿成金”打造了千亩苗木花卉基地,让昔日的“穷壳村”变身为远近闻名的发展“示范村”,一个独具特色的生态富民强村画卷正徐徐展开。

通过“党建链”赋能“产业链”,滨海推动村级党组织书记领办“书记项目”,推行“支部+项目”“支部+企业+农户”等产业振兴模式,各镇村(社区)不断解放思想,因地制宜做好“土特产”文章,最大化发挥资源优势。

产业发展因时而动,更因地制宜。滨淮镇公玉村成立好农家生态葡萄合作社,连续举办六届“葡萄采摘节”,叫响了滨淮葡萄特色产业品牌。五汛镇四汛村以“村集体+公司+农户”模式,创办优质稻米加工企业,“丰汛良田”品牌大米销往全国各地。界牌镇盘活闲置的厂房、学校等“沉睡”资源,在发展光伏产业的同时,打造界牌小花生基地核心区面积超3000亩,“江苏省花生特色小镇”的招牌愈擦愈亮。

强村人才,让发展更添“动能”

产业振兴,关键在人。滨海坚持“能带富、善经营、会治理”标准,重点从种养大户、在外乡贤能人、优秀大学生和退伍军人中选拔储备村党组织书记,使每个村都有一位名副其实的带富“领头雁”。滨海港经济区双堆村党总支书记、村委会主任梁铁瀚是一名90后,他牵头成立土地合作社,鼓励村民入股,发展种植白首乌、黑小麦、中药材等近千亩。

农村专业人才更为稀缺,通榆镇桥南社区主任助理李亚洲,是2023年2月入职的“百名菁英”人才,扎根农村的他,在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。“这一年里,我努力把村民当‘家人’,把村子当‘家庭’,把工作当‘家事’,在农村的火热实践中汲取养分、向上生长。”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到年轻村干部在基层一线锻炼成长的缩影。

滨海县用好用活“百名菁英”“定制村干”等政策支持,持续加大后备人才培养,县级建立“村书记后备人才库”,镇级同步储备村干部后备人才,为强村富民蓄足“源头活水”。
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章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,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。文章事实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