乡村经济一路繁花

时间:2025-04-06 10:36:04      来源:新华网      阅读量:16621   

乡村经济一路繁花

广西三月三,欢乐一山又一山。

春暖花开之际,八桂大地花木成景,赏花成风,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动力。

广西不断探索“花卉新经济”路径,形成具有全国辨识度的本地花卉品牌,为乡村全面振兴、生态旅游注入新动能。

上林三角梅、横州茉莉花、都安海菜花……所到之处,都让人真切感受到“花开处,处处是经济”的春日热潮。

花海唱响乡村经济

“洁白花瓣随涟漪舒展,碧波托起湖面的海菜花,宛如星河坠入瑶山。”3月29日,是广西三月三假期首日,在都安瑶族自治县澄江河畔,来自湖南的林小青游客举起手中的镜头,不停地咔嚓咔嚓着,仿佛害怕错过每一个美好瞬间。

“风过时,整条河白花点点,太美了。待它铺满时,我一定再来过。”她在朋友圈发出感叹。

这条会开花的河,以“水中花海”的生态奇观取胜。加上瑶乡风情,这里成为了广西三月三热门的文旅地标。

每年3月开始,澄江河面便陆续铺上了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海菜花。这种对水质要求苛刻的“生态试纸”,不仅为瑶乡贴上绿水青山的标签,更成为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。

“假期房价上涨了三成,这几天收入近万元了。”位于澄江河畔的九顿村村民王宁擦拭着客房窗棂,语气里透着欣喜。

近年来,为提升服务品质,都安组织600余名民宿经营者参与标准化培训,从客房管理到文化讲解全面升级。据统计,河岸民宿从零星几家增至20余户,三月三假期共接待游客超1.2万人次,带动消费突破200万元。

“瑶山味道”农家乐的黄老五忙得脚不沾地:“瑶家筛箕宴每天20多桌,都安‘公文包’喝掉了160多公斤。”

据统计,节日期间,全县餐饮消费同比增长25%,瑶山蜂蜜、野生岩黄连等农产品通过直播带货销售额突破120万元。

澄江河源头九顿天窗被誉为“中国水下珠穆朗玛峰”,这里不仅滋养海菜花,还栖息着“水中大熊猫”桃花水母。守护这份“生态存折”,瑶乡人民有着更深的执着。

“各级河长和民间河长巡河护河,企业严控污染源,有关部门加强生态修复等措施,确保水质常年保持Ⅱ类以上标准。”都安河长办主任覃俊如是说。

如今,瑶乡的春天,每一朵海菜花开得很烂漫。

花海之下,密洛陀文化公园正上演瑶乡春日的狂欢。银饰叮当的瑶族长者吟唱祈福古调,青年人踩着高跷穿梭人群,打扁担的节奏与铜鼓声奏成一曲“交响乐”。

状元街上的百米长桌,瑶族腊肉、五色糯米饭、旱藕粉、黑山羊汤等特色美食,香气扑鼻。

“五色糯米拼出一条会开花的河,实在太有意思了。”北海的游客周先生对着手机直播间里的观众兴奋地说道。

不断延长“花期”带动消费

一年之计在于春。在春节期间,不少群众就选择了亲近自然,踏青赏花度假期。

在贺州市八步区贺街镇西南村三华李种植园内,漫山遍野的李子花竞相绽放,连绵的山头仿佛被白雪覆盖,一团团、一簇簇的李子花开满了枝头,微风吹来,轻轻摇曳,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,令人沉醉不已。

贺州市八步区素有“中国李子之乡”的美誉。近年来,西南村大力发展三华李产业,不仅促进了当地乡村经济的发展,也为游客们打造了一处集观光、休闲、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胜地。

每年冬春季节,李子花绽放,大批游客前来赏花、拍照打卡,为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3月31日,贺州市平桂区鹅塘镇芦岗村举办“欢庆三月三”民族文化节日活动。

当地配以外嫁女回娘家、街上卖油茶等活动,让人们体验到多彩生活,为乡村发展增添了新动能。

三四月份,平桂区公会镇1400亩桃花和羊头镇黄石村连片油菜花绽放,构成一幅幅秀美的春日画卷,

多元消费场景纷呈,乡村消费活力四射。从春日里桃花、油菜花竞相绽放的赏花盛宴,到贯穿全年的消费周、消费月、消费季活动,贺州正以丰富多彩的节会、文艺演出、体育赛事等,不断延长“花期”,带动文旅消费。3月初,平桂区在公会镇桃花驿站举办以“醉美桃花 相约贺州”为主题的桃花旅游文化节,吸引了几万名游客前来踏青赏花。

活动以“桃”为线,串联起“桃”宝市集、“桃衣翩跹·汉韵流芳”汉服游园活动等10项主题活动,为游客打造一场沉浸式的文旅体验。

“一路繁花”释放新活力

三月春风拂面,繁花烂漫。昭平县的格桑花、油菜花、桃花、美人樱、风铃花、炮仗花等,竞相绽放,迎来了一年中最美的季节。

“一路繁花”也带动了“赏花经济”不断升温。

广西三月三期间,走进昭平县江滨北路,阵阵花香扑面而来,从空中远望,超过2000米长的格桑花、美人樱大道宛如一条粉紫色丝带,粉色的、紫色的、白色的花朵镶嵌其间,点缀在桂江沿岸。游人三五成群,或悠然赏景,或驻足拍照定格精彩瞬间,尽享春的气息。

“这里空气中弥漫着着沁人心脾的花香,一路花景不仅带来了视觉盛宴,更带来了‘慢式生活’体验。”在昭平镇江滨北路公园里,来自深圳的游客姚波和几个好友围坐一方小几旁,一边轻抿香茗,一边品尝着精致茶点,体验着宁静的花间生活。

人在花中游,昭平春意浓,桂江畔春色让人流连忘返。

伴随着春天的脚步走遍昭平大地,好花常开让流量变“留量”,“一路繁花”释放了旅游新活力。4月1日,江滨北路吸引游客超过2万人次。

2025年广西三月三期间,昭平县共接待游客12.88万人次,旅游总消费6803.05万元。

三角梅凭借耐旱耐晒、花期长、花色多等特点,在花海中出类拔萃。

为了让花卉产业惠及更多人,上林县依托基地全面推进“三角梅花卉产业进村”,带动农户发展庭院经济,把院景变“钱景”。

上林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罗慧红告诉记者,前几年,上林县抓住市场需求,引进福人湖休闲农业公司大力发展三角梅产业。如今,该公司在上林县巷贤镇光全村,已完成基地核心区三角梅母本园建设1500亩,育苗采穗区1200亩,被称作“中国上林三角梅世界之窗”。

三月春正浓,三角梅花开得更艳,游客路驿不绝。

走进三角梅基地,仿佛置身于一个花的海洋,红的、粉的、紫的、白的,让人目不暇接。

很快,又将迎来“五一”假期。

到时,无论是享有“中国茉莉之乡”“世界茉莉花都”美誉的横州市,还是贺州市八步区莲塘镇800亩栀子花,正是花开绽开期,那又将是另一番花海经济画卷。

种花就是种风景,各地抢抓“赏花经济”流量红利,让流量变留量。

微风吹过,“又香又白”的茉莉花,将在万亩花田间摇曳。随手一拍,便是电影质感的画面,香气悠长而浓郁。

这些年,横州人用现代科技,续写古老芬芳传奇,全市茉莉花种植面积已超13万亩。
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章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,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。文章事实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